近期,工程管理与物流学院受邀承担并完成多期宣传思想专题社会培训,内容涉及高校新媒体运营宣传、网络思政育人、舆情管理等,由张玉鹏副教授担任主讲进行授课。

围绕“学校如何发挥新媒体优势,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打造学校品牌”这一主题,张玉鹏分别为:渭南师范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老师及勤工助学学生共计140余人;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主办的“数智赋能智慧教学与科研成果一体化提升研修班”100余名参培教师学员;榆林市教育局主办的全市教育系统公文写作与新闻宣传能力提升培训班:各县市区教体局办公室主任、局机关及学校宣传干部代表,市直学校和单位宣传干部共80余人进行授课。

张玉鹏结合自身的高校宣传实践和新媒体运营实战案例,从“认识宣传,找对方向,增强个人宣传意识;理解宣传,选好方法,提升个人宣传素养;用好宣传,善于谋划,讲好校园鲜活故事”三个方面,结合自身高校宣传实践积累与新媒体运营实战案例,就如何提升新闻宣传质效、赋能学校品牌建设展开了深入浅出的阐释。他认为,校园媒体人应具备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善于从课堂实践、榜样事迹、师生暖心故事等校园日常中挖掘新闻素材,使宣传内容更贴近生活、更具情感共鸣。他建议学员们通过研读优质稿件、加强语言逻辑训练,着力攻克媒介素养、内容挖掘、文字写作三大关卡,切实提升新闻创作基本功。在互动环节,他以“一棵苹果树”为例进行分析,引导学员展开深入探讨,掌握新闻写作的基础理论与核心技巧,提升宣传工作的专业性与影响力。
围绕“高校网络思政工作质效提升策略”这一主题,张玉鹏为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各二级学院主管学生工作人员、各部门专职辅导员及班主任,以及拟担任班主任的新进教师70余人进行授课。

张玉鹏从我国网络发展现状分析、高校做好网络思政工作的使命任务和挑战、高校开展网络思政工作的常见形式、教师网络思政工作核心技能的提升策略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了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高校学工队伍加强网络育人,发挥新媒体平台对高校思政工作的促进作用,不断拓展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品牌的方法。
围绕“人工智能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特征及应对策略”这一主题,张玉鹏分别为中政企联(北京)教育科技研究院主办的“AI赋能高校新媒体运营及突发事件风险防范培训班”50余名高校宣传部学员,陕西省2025年度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培项目职业院校教师“骨干队伍培训-班主任(德育骨干)数字素养与AI沟通综合能力”参训的全省各中职班主任90余人进行授课。

张玉鹏从学校做好舆情管理的意义、学校舆情特征与管理方法、学校突发舆情事件应对策略、学校教师提升舆情素养举措等方面展开讲解。他表示,舆情管理背后折射的是学校的治理能力。不善于表达自己,就会“被表达”,不主动回应舆论,就等于是把手中的麦克风给了别人。围绕近年来发生在高校的典型案例,他分析了教育舆情的特征、应对中常见的错误及正确的应对策略,强调要做好风险识别,实现从被动应对到日常化的网络舆情管理的转变。
